6月14日,正值我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华亭市博物馆开展以“融合·创新·传承”为内核的“盲盒探遗·指尖拾粹”主题社教活动,为20多名青少年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遗产探索之旅。
社教老师通过精心制作的图文并茂的PPT,生动讲述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起源与发展。了解到设立这个节日是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理解了守护承载着“自然伟力与文化智慧”的遗产的重要性。阐释了文明交融互鉴的非凡价值,以开放包容的胸怀看待多元文化。通过知识科普,在同学们心中悄然埋下了守护人类共同瑰宝的责任意识。
接着活动进入“盲盒探遗”环节,孩子们随机抽取的盲盒内,藏着拓印、掐丝珐琅、纸鸢、烧箔画等传统技艺材料包。拆开盲盒的瞬间,犹如打开一扇扇通往传统工艺的大门——有的孩子用拓印复刻出馆藏文物汉代瓦当纹样,有的以掐丝勾勒出唐风花鸟,还有的将金箔烧制成流光溢彩的现代画作。在社教老师指导下,少年“匠人们”专注地揉捏、粘贴、拓印,有条不紊地进行,指尖动作虽显稚嫩,却透露出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与好奇,每一步制作都严谨细致,一点也不怠慢。“看看我做的和博物馆里的图案一样哦!”完成拓片制作的同学举着作品兴奋地说道。同学们相互交流,以浓厚兴趣和无限创造力,体验各种传统工艺制作,完美诠释了“指尖拾粹”的主题。
色彩斑斓的掐丝纸鸢,兼具传统艺术和现代美感的烧箔画……同学们自豪地举起亲手完成的手作——稚拙却充满童趣的拓印图案、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智慧与创造力。这不仅是对动手成果的肯定,更激发了守护文化遗产的使命感。
华亭市博物馆此次“盲盒探遗·指尖拾粹”活动,巧妙地将“盲盒”这一新颖形式与文化遗产深度体验结合,把文化遗产的厚重底蕴转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实践课堂。通过“知识导入——实践探索——成果内化”的完整链条,不仅达成了知识普及、技能体验的目标,更在少年心中深植了文化自信与传承火种,生动诠释了以创新精神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芒的深刻内涵。